随着上海海港和上海申花在亚冠精英联赛中的失利,中超球队结束了2024至2025赛季的征程,这也引发了俱乐部及球迷的深刻反思。现实摆在眼前,金元足球时代的结束让中超在亚冠的竞争力急速下滑。
中超球队在亚冠的表现不佳,明显感受到外援水平的影响。例如,上海申花核心球员的缺席直接导致他们在比赛中的失利。外援在球队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在本赛季中超大多数球队在引进外援层面显得更为谨慎,这无疑加大了亚冠联赛的难度。
投入的减少不仅体现在外援水平上,还影响了冬训地点的选择。过去,中超俱乐部常选择赴欧洲进行冬训,以寻找高质量的热身对手和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但现在,大多数中超球队选择在国内训练,寻找热身机会也变得更为困难。
外援质量的变化和冬训质量的下降,都反映出中超球队整体技战术水平的下滑。这种趋势下,中超球队在亚冠精英联赛中的表现变得越发挣扎。当面对日本等球队的技战术打法时,他们常常难以适应这种高强度、高节奏的比赛。这不仅体现在战术上,更表现在球员个人能力的不足上。
回顾过去,中超球队的亚冠竞争力已经回到了14年前,即2006年到2011年的水平。那时的中超虽然有出色的本土球员,但对手的竞争力相对较弱。然而,与现在相比,那时的外援实力远超现在。现阶段的外援身价大多维持在百万级别,而本土球员的水平也有所下滑。
面对未来,各方对于亚冠的态度普遍悲观。然而,我们必须清楚,亚冠不仅关乎联赛的荣誉,更是中国职业联赛的颜面。因此,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我们都必须全力以赴。在俱乐部层面,除了思想动员和奖金激励等措施外,更需要有实质性的投入和重视。
在提升俱乐部竞争力的道路上,提升外援水平和增加外援数量是近期的唯一办法。但这也并非易事,需要国家、足协、俱乐部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此外,本土球员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在短期内,我们可以期待通过稳定职业联赛的规模和扩军来逐渐改善这种情况。
至于未来几年,中超联赛的总体情况趋于稳定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除非未来几年中超的商业运营有突破性的发展,令俱乐部有信心、有空间加大投入,否则中超的竞争力很难有实质性的提升。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只有这样,中超才能在亚冠乃至国际赛场上重振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