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观察:积极宣扬青春,避免过度吹嘘。

XXXX年4月4日凌晨,在2025年U17亚洲杯的赛场上,中国U17国少队遭遇了东道主沙特队的强大挑战,最终以1:2的比分落败。这不仅仅是单场比赛的失利,更反映了中国足球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比赛开始仅12分钟,守门员依合散的失误便让对手轻松得分。上半场伤停补时阶段,沙特国少队再次破门,以2:0领先结束上半场。原本期待中的开门红变成了令人失望的1:2,这无疑让所有关注这场比赛的人感到惋惜。

赛后,人们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守门员的失误和球队缺乏大赛经验,导致心态出现问题。而随队的记者更是爆料称,东道主在比赛前布下了“盘外招”,球队的每一个动作都在沙特人的监控之下,几乎毫无秘密可言。

然而,深究这场比赛的输赢,关键还在于球队的自身实力不足以及临战自我调节能力的欠缺。两粒失球均源于国少队自身的失误,沙特队并未展现出明显高于对手的实力。国少队在比赛中的大部分时间都采用了长传转移战术,但收效甚微。

这样的结果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惋惜。近年来,中国足球报道往往习惯于直击“爽点”,对于胜利和失败都过于敏感。以国足为例,主教练伊万科维奇在过去一年多的任期内经历了多次评价的起伏。对于青少年足球的培养更是如此,有时会过于热衷于造星,一个年轻球员在一场比赛中的出色表现就可能被过度炒作。尽管艾比布拉、布尼亚明、魏祥鑫等球员在同龄人中表现出色,但他们并未展现出主宰比赛的能力。

中国足球的落后并非一日之寒。自2002年世界杯以来,从成年队到青年队再到少年队,各级球队在亚洲的战绩全面落后,国际足联的排名也在不断下滑。最近的国际足联排名中,中国国家队位列第94位、亚洲第14位,再次创下新低。当青少年国字号球队再次征战亚洲时,人们寄予了厚望,希望他们能够迅速成长起来。但我们必须明白,中国足球的发展需要时间,需要脚踏实地地积累。

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需要长期的投入和耐心。过度吹嘘和夸大只会适得其反,像《伤仲永》中描述的那样,过度的赞誉和期望可能会让“神童”泯然众人。因此,我们应该以更加务实的心态去面对中国足球的成长和追逐。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从国足到国青再到国少,与沙特的四连败说明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即使面对像沙特这样的二流对手,我们都无法战胜,又谈何培养更多的新星呢?

所以当下对于中国足球来说更重要的是夯实青训基础、提升职业联赛水平。当我们的年轻球员有更多的机会在职业联赛中锻炼时,当他们能够在欧洲联赛中占有一席之地时再谈及他们的成功或许更为合适。在此之前我们需要仰望星空但更要脚踏实地。

(以上内容根据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胡锐凯的图及亚足联官网、新华社的相关信息整理而成。)

标签: 宣扬 沙特队 中国足球 国足沙特 国际足联联合会杯